为什么牛粪堆肥没有发酵成功,下面这些坑踩一个全白干
养牛场的张老板最近很郁闷——堆了三个月的牛粪堆,扒开还是原汁原味的"新鲜货",说好的发热发酵全没影。其实啊,牛粪变有机肥就像蒸馒头,面没发起来肯定有原因。今天咱们就扒一扒那些让堆肥"翻车"的骚操作,顺便说说发酵好的料怎么用有机肥造粒机变身值钱颗粒肥。
发酵失败的5大原因
水分控制不适中
太湿(含水量>70%):堆体变成沼泽,氧气进不去
太干(含水量<40%):微生物渴得不想干活
肉眼检测法:抓一把使劲捏,指缝渗水但不滴落刚好
C/N比严重失调
纯牛粪C/N比约20:1,理想值是25-30:1
补救骚操作:老李往牛粪里掺粉碎的玉米秆,三天就冒热气
堆体成了夹心饼干
堆太小不升温(<1.5米高),或者是从不翻堆(内部温度能到70℃烫死菌种)
翻堆玄学:闻到酸臭味就该翻了,跟炒菜一个道理
菌种选择太随意
直接用EM菌处理牛粪,效果不如专用高温菌,或者是菌剂保存不当(太阳暴晒后全变"僵尸菌")
天公不作美
雨季不遮雨:堆体变成"牛粪汤"
冬天不盖膜:北方零下发酵?菌种直接冬眠
那发酵成功了该怎么处理?
这时候就该有机肥造粒机上场了,发酵好的散料经过造粒:
身价倍增:颗粒肥比粉肥每吨能多卖
方便施用:播种机直接撒,不扬尘
缓释增效:圆颗粒比粉末分解慢,肥效更持久
造粒机选型指南
湿法造粒:适合含水量30%左右的物料
干法造粒:要加粘结剂,成本略高
抛圆机:把不规则颗粒滚成球,卖相好
特殊案例:老王的"复活术"
山西老王有一堆发酵失败的牛粪,检测发现pH值跌到5.2(太酸)。他干了三件事:
掺草木灰调酸碱度
加新鲜牛粪"重启"发酵
买二手有机肥造粒机加工成品
最后这批货居然被葡萄园包圆了,因为颗粒均匀适合沟施。
防失败必备工具清单
温度计(插堆体里那种)
pH试纸(比舌头尝靠谱)
简易翻堆机(比铁锹省力)
造粒前记得过筛(不然容易堵模孔)
下次堆肥前,建议先挖个小堆试验,毕竟一头牛一天能拉20公斤粪,试错成本可不低。要是发酵成功了,别忘了用有机肥造粒机给肥料"美颜",现在颗粒肥可比散装吃香多了!
(冷知识:牛粪堆里插几根空心竹竿能增加透气性,老农们的土法子有时候比高科技还好使)